据喜悦常识小编发现到,关于如何看待企业毁约应届毕业生的最新热点内容如下:
2022年的应届毕业生,尤其是上海高校的应届研究生,实在太难了。这一届的应届研究生,是2019年入学,刚入校上了几个月,就赶上了2020年的疫情,居家半年;
2021年秋招时赶上各个行业衰退期,合适的岗位很少;到了2022年的春招,又封了两个多月,理论上可以通过网上面试,但是,这种状态下,多少企业自顾不暇,不裁人已经是咬牙坚持,根本没能力扩大规模。
刚刚看到#小鹏汽车被曝毁约20余名应届生#,有一组数据是“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4月前3周国内汽车零售量同比下滑了39%,环比下滑了33%”,应该是受疫情影响,汽车行业的供应链出了问题。
大企业日子难过,但还在挣扎,小商贩已经自暴自弃了,很多问题都值得我们反思,有些人想过感染新冠会死,可能没想过,没钱吃饭也会死人……
有些资产未必能马上转换成现金流,尤其是在封闭的情况下;没有现金流,若是再没收入来源,太艰难了。 这个真的很赞同,
就是公司的价值观问题,
还有公司的诚意。
为了达成某种目标,
招了之后再毁约,
坑刚进入社会的小同学,
对各企业以后招聘的影响真的还是挺大的。
到时候别怪小同学手里多握几个offer,
反过来毁约公司,
因为大家都不想承担那么大的风险啊。
诚信很难建立起来,
无论人与人之间,
还是人与企业之间,
尤其是企业作为一个相对强势的实体,
在与个人之间达成约定,
更要遵守诚信。
诚信一旦建立起来,
最好不要为短期利益轻易打破,
因为,它除了是基本的价值观以外,
真的也能节约很多社会成本。
复制或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iydc.com/xi/1454.html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喜悦常识并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不代表喜悦常识立场和观点,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