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是哪个省的简称?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关于桂是哪个省的简称以及桂是哪个省的简称读音,桂是哪个省的简称省会,桂a车牌号是广西哪个地方的?,琼是哪个省的简称,黔是哪个省的简称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知识答案:
桂是哪个省的简称
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
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文:Gvangjsih Bouxcuegh Swcigih),通称广西,简称桂,首府南宁,是中国唯一沿海的自治区。
截至2015年末,全区常住人口4796万人,下辖有14个地级市。
历史沿革
地名由来
春秋战国时期,岭南属于百越之地的部分,广西属百越的一部分。
正史《汉书·地理志》载: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
公元前214年,秦王朝征服百越,在岭南设置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今广西大部分地区属于桂林郡和象郡,所以广西称桂由此而来。
广西的名称则来源于两个,一为咸通三年(862),岭南道分东、西两道,并以邕管经略使为岭南西道节度使,成为一级独立政区;另宋朝所建制的行政单位—广南西路,后简称广西路;二为得名于古地名广信,两广以广信为分界,广信之东谓广东,广信之西谓广西。
这是广西名称的由来。
于1363年,设置广西行中书省,为广西建省之始。
民国时期,广西沿袭清制设省。
1958年3月,广西省改为广西僮族自治区,1965年10月,广西僮族自治区改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
建制沿革
广西历史悠久,早在80万年前广西就有原始人类生息了。
在四、五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柳江人和麒麟山人在此劳作生息。
距今2-1万年前的麒麟山人已学会和使用钻孔与磨尖的石器。
桂林甑皮岩遗址则说明距今约1万至6000年前,广西古人类已开始从事原始的农业、畜牧业和制陶业。
甑皮岩遗址是距今12000至7000年新石器时代典型的洞穴遗址,于1965年被发现,它不仅是现代华南人乃至东南亚人古老祖先的居住地之一,也是古人类陶器的重要起源地之一。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位于东经104°28′~112°04′,北纬20°54′~26°24′之间,北回归线横贯中部。
东连广东省,南临北部湾并与海南省隔海相望,西与云南省毗邻,东北接湖南省,西北靠贵州省,西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接壤。
行政区域土地面积23.76万平方千米,管辖北部湾海域面积约4万平方千米。
广西南部海域中有浮水洲岛,也称为夜莺岛。
地形地貌
广西地处中国地势第二台阶中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两广丘陵西部,南临北部湾海面。
西北高、东南低,呈西北向东南倾斜状。
山岭连绵、山体庞大、岭谷相间,四周多被山地、高原环绕,中部和南部多丘陵平地,呈盆地状,有广西盆地之称。
总体是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分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石山、水面6类。
山地以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山为主,海拔400~800米的低山次之,山地约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39.7%;海拔200~400米的丘陵占10.3%;海拔200米以下地貌包括谷地、河谷平原、山前平原、三角洲及低平台地,占26.9%;水面仅占3.4%。
盆地中部被两列弧形山脉分割,外弧形成以柳州为中心的桂中盆地,内弧形成右江、武鸣、南宁、玉林、荔浦等众多中小盆地。
平原主要有河流冲积平原和溶蚀平原两类,河流冲积平原中较大的有浔江平原、郁江平原、宾阳平原、南流江三角洲等,面积最大的浔江平原达到630平方千米。
广西境内喀斯特地貌广布,集中连片分布于桂西南、桂西北、桂中和桂东北,约占土地总面积的37.8%,发育类型之多世界少见。
广西境内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山脉多呈弧形。
山脉盘绕在盆地边缘或交错在盆地内,形成盆地边缘山脉和内部山脉。
盆地边缘山脉从方位上分:桂北有凤凰山、九万大山、大苗山、大南山和天平山;桂东有猫儿山、越城岭、海洋山、都庞山和萌渚岭;桂东南有云开大山;桂南有大容山、六万大山、十万大山等;桂西为岩溶山地;桂西北为云贵高原边缘山地,有金钟山、岑王老山等。
内部山脉有两列,分别是东北—西南走向的驾桥岭、大瑶山和西北—东南走向的都阳山、大明山,两列大山在会仙镇交会。
盆地边缘山脉中的猫儿山主峰海拔2141米,是华南第一高峰。
气候
广西地处低纬度,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南临热带海洋,北接南岭山地,西延云贵高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 。
气候温暖,雨水丰沛,光照充足。
夏季日照时间长、气温高、降水多,冬季日照时间短、天气干暖。
受西南暖湿气流和北方变性冷气团的交替影响,干旱、暴雨、热带气旋、大风、雷暴、冰雹、低温冷(冻)害气象灾害较为常见。
各地年平均气温17.5~23.5℃。
桂林市大部及隆林、靖西、德保、乐业、凤山、南丹、罗城、三江、融安、金秀等地气温在20.0℃以下,最低的金秀为17.5℃,最高的涠洲岛为23.5℃。
春季全自治区平均气温22.2℃,比常年同期偏高1.3℃,为1951年以来第二高。
各地年平均降水量841.2~3387.5毫米。
百色、河池以及崇左大部,三江、柳城、忻城、隆安、武鸣等地降水在1500毫米以下,其余地区在1500毫米以上,最少的田林仅为841.2毫米,最多的防城港市为3387.5毫米。
全自治区平均年降水量1694.8毫米,与常年相比偏多1成,春季、秋季降水量分别偏多2成和近4成,冬季偏少2成,夏季正常。
各地年日照时数1213.0~2135.2小时。
桂北大部、百色市南部山区及龙州、东兴和浦北在1500小时以下,其余地区在1500小时以上,最少的那坡仅为1213小时,最多的合浦为2135.2小时。
全自治区平均年日照时数1540.4小时,与常年相比偏多21.3小时,冬季偏少96.9小时,秋季偏少33.5小时,春季和夏季分别偏多34.1和26.8小时。
2017年,广西平均气温为21.1℃,比2016年下降0.3℃,共有4个热带气旋直接影响广西。
水文
广西境内河流大多随地势从西北流向东南,形成以红水河—西江为主干流的横贯中部以及两侧支流的树枝状水系。
集雨面积在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986条,总长3.4万千米,河网密度每平方千米144米。
河流分属珠江、长江、桂南独流入海、百都河等四大水系。
珠江水系是最大水系,流域面积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85.2%,集雨面积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833条,主干流南盘江—红水河—黔江—浔江—西江自西北折东横贯全境,出梧州经广东入南海,在境内流长1239千米。
长江水系分布在桂东北,流域面积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3.5%,集雨面积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30条,主干流湘江、资江属洞庭湖水系上游,经湖南汇入长江。
秦代在湘江(今兴安县境内)筑建的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独流入海水系主要分布于桂南,流域面积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10.7%,较大河流有南流江、钦江和北仑河,均注入北部湾。
自云南入广西再出越南的百都河,水系流域面积仅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0.6%。
此外,广西还有喀斯特地下河433条,其中长度在10千米以上的有248条,坡心河、地苏河等均各自形成地下水系。
广西境内大陆海岸东起与广东交界的洗米河口,西至中越交界的北仑河口,全长1595千米。
海岸线曲折,类型多样,其中南流江口、钦江口为三角洲型海岸,铁山港、大风江口、茅岭江口、防城河口为溺谷型海岸,钦州、防城港两市沿海为山地型海岸,北海、合浦为台地型海岸。
沿海有岛屿651个,总面积66.9平方千米,岛屿岸线461千米。
最大的涠洲岛面积24.7平方千米。
0~20米的浅海面积6488平方千米。
滩涂面积1000多平方千米,软质沙滩约占滩涂面积的90%。
北部湾近海海底平坦,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倾斜,倾斜度不到2°,水深多在20~50米之间。
桂是哪个省的简称 哪个省简称桂
是广西
广西,简称桂,广西地处中国地势第二阶梯中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两广丘陵西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现西北向东南倾斜。
地貌总体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石山、水面6大类构成。
地形地貌
广西地处中国地势第二台阶中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两广丘陵西部,南临北部湾海面。
西北高、东南低,呈西北向东南倾斜状。
山岭连绵、山体庞大、岭谷相间,四周多被山地、高原环绕,中部和南部多丘陵平地,呈盆地状,有广西盆地之称。
总体是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分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石山、水面6类。
山地以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山为主,海拔400~800米的低山次之,山地约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39.7%;海拔200~400米的丘陵占10.3%;海拔200米以下地貌包括谷地、河谷平原、山前平原、三角洲及低平台地,占26.9%;水面仅占3.4%。
盆地中部被两列弧形山脉分割,外弧形成以柳州为中心的桂中盆地,内弧形成右江、武鸣、南宁、玉林、荔浦等众多中小盆地。
平原主要有河流冲积平原和溶蚀平原两类,河流冲积平原中较大的有浔江平原、郁江平原、宾阳平原、南流江三角洲等,面积最大的浔江平原达到630平方千米。
广西境内喀斯特地貌广布,集中连片分布于桂西南、桂西北、桂中和桂东北,约占土地总面积的37.8%。
饮食
广西日常饮食主要以清淡为主,但境内南北亦有些许变化,在桂东南的玉林、梧州、贺州、南宁、北海、钦州等主要以清淡,在北部的柳州、桂林等部分地区有吃辣习惯。
据旅行家徐霞客所记载,广西境内由于地理环境的关系,其早期的饮食已有种食稻谷和蔬菜、腌菜、饮茶、行酒礼等习惯。
其中以桂林米粉、柳州螺蛳粉、南宁老友粉、钦州猪脚粉、桂林两江松花糖、防城牛腩粉、梧州龟苓膏、巴马香猪、宾阳白切狗、宾阳酸粉、玉林牛巴、玉林云吞、玉林酸料以及各地的米粉、切粉、滤粉等为代表。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达达常识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