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力的变革,物质世界是会对精神世界产生影响的。尤其是在互联网已经深刻影响并嵌入我们生活的当下,在悼念和缅怀这件事上,年轻人早已发明出许多更富有时代气息的“仪式”。但是,无论形式如何改变、场景如何变化,我们缅怀祖先的敬与诚始终没有变,文化传承的内核从来没有变。因为生命来自于大地,乡土与我们的现代化生活是递进关系,而不是对立关系。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奋斗,中国人摆脱了饥饿与贫困,2023年中国人均GDP达到8.94万元。物质生活的极大改善,让我们有了重新审视精神生活的空间。当然,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需要时间。
清明,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不少人与家乡联通的一条血脉通道。特别是在城市化浪潮的背景下,对于那些离开家乡、去大城市发展的人来说,故土祖先的坟茔很可能就是他们与故乡、与祖先之间为数不多的羁绊。每一次回乡扫墓,某种意义上,都是为这种故土乡情“充电”,激活这种血脉羁绊的过程。
在网络上,各种寻根问祖的短视频、帖子以及相关讨论也颇为热烈。近些年来不时出现的名人寻祖的新闻,就是例证。这些都表明,清明这个传统节日,在人们心理版图中的地位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在不断扩大。
快发大赢家费孝通笔下的《乡土中国》是一个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铭于斯的社会,鸡犬相闻,老死亦在原处。而当工业文明随着公路向乡村沃野延伸,城市化打破了原本“有机集合”的社会结构,维系乡土社会的法则、民俗、传承也经历了重新洗牌。
在影片《寻梦环游记》中,创作者借墨西哥亡灵节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我们在清明节追思先人,又何尝不是抵抗遗忘、留住记忆的一种方式。更何况,缅怀,不仅是为了亡者,也是为了生者。这是我们寻找根脉、延续传统的过程,是我们追寻来处的心灵功课。
与其他节日不同,清明节的主题不是团聚或者喜庆,而是一场祭祀祖先、缅怀逝者的仪式。因为,与“我们要到哪里去"一样,“我们从哪里来”同样是灵魂之问。寻根问祖,在任何时候都是中国人精神世界中的重要内容。如今,这种具有原生属性的精神需求,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急剧增加,甚至有了刚需之势。所以,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这些年,清明已然成为了另一种小春运,而民间自发的慎终追远活动也此起彼伏。
网友评论更多
21高密e
爆料:基辅正在闭门讨论“出让部分领土”⚍⚎
2024-11-14 22:48:48 推荐
187****8240 回复 184****2850:刚刚!多家券商发布三方转账通知⚏来自青州
187****1168 回复 184****3148:79岁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被曝竞选“家族大本营”达沃市市长⚐来自诸城
157****3530:按最下面的历史版本⚑⚒来自寿光
44栖霞363
余钢,履新市委书记!前任已任副省长⚓⚔
2024-11-14 20:50:43 推荐
永久VIP:开盘即涨停,A股竟然买不进去了⚕来自海阳
158****4668:一线城市新房,卖疯了!深圳成交猛增979%!北京有售楼处爆满、上海触发积分排序!记者实探→⚖来自龙口
158****2854 回复 666⚗:中央批准,原中央候补委员,曾任省长、正部长,63岁“老虎”被开除党籍!⚘来自莱阳
29莱州hm
“大妈路边卖水果被罚16万”?当地通报⚙⚚
2024-11-14 15:17:28 不推荐
蓬莱lu:东帝汶渔民在鲨鱼腹中发现女子遗骸:还穿着潜水服⚛
186****2683 回复 159****7894:以军对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南郊发动猛烈空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