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5号官方直播🙁
庄胜春和大家分享自己的一次采访经历,在采访东北的一位兽医时,他从这位兽医的儿子那儿学到了很多短视频拍摄的技巧,给深度报道融媒体的创作带来了很多新的创意。
而现在是音视频、文字、图片各种报道形式全面开花,在发布前新闻内容团队就要和运营团队提前对接,把长视频再拆分成多条短视频,寻找传播亮点。最终在各个平台集中刊发,形成满足各方受众的需求。
“中国改革中的基层探索被决策层和大众看见,很多就是倚仗媒体的深度报道。”在李泓冰看来,对全面深化改革进程的助推是深度报道最大的价值所在。
“一定要用最真实的情感才能做好深度报道。媒体需要回到最初、最真实的状态,深入一线去做采访。”从玉华表示,碎片化阅读的时代,《冰点周刊》也做了很多的尝试,涉足了视频、播客、纪录片等形式。但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新闻它在讲述什么。
从玉华表示,作为一个老报人,见证了纸媒的衰弱和融媒的兴起。“报纸可能会成为过去,但是深度的内容从来没有(被)淘汰过。”从玉华把《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比作是“新时代的旧人”。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庄胜春认为,AI是未来,深度报道也是未来。今天,很多新闻学子对做新闻的意义和价值感有很深的焦虑。化解这样的焦虑,最重要的是正视年轻人的目光,在深度报道上的坚持定力与探索。
王瑞锋提出,深度报道在新闻产品里就像一件手工艺品,需要精心打磨,因此也非常昂贵。坚持做硬核调查,反映制度,这类的报道仍然是媒体应该坚守和开拓的方向。
他介绍,为了应对这一传播局面,《新京报》采取了群狼战术,即当一个事件发生后,一路记者去前方,另一路记者在后方连线,采访有了增量马上发稿,还有一路记者关注事件里的人物报道,再安排其他记者关注事件发生的原因,并进行背景资料的梳理。寻找到新闻点就发稿,然后再由编辑统筹成为一篇长报道。
王瑞锋表示,尽管传播形式发生了变化,但调查报道生产的内核没有改变,专注于有公共价值涉及公共利益的选题,通过形成逻辑闭环、证据扎实的采访突破,把一些事件的起因、过程、可能的解决建议,形成一篇报道呈现给受众,以期达到建设性舆论监督的效果。
“面对全媒体时代的挑战,媒体不能自我设限,不能只是等待顶层设计。新媒体时代,每一个媒体人的开拓都可能成为顶层设计中的应有之义。”李泓冰表示。
在李泓冰看来,主流媒体增强影响力也离不开深度报道。她表示,全媒体时代,包括澎湃新闻在内的主流媒体对于深度报道的实践没有停留在流量层面,而是深入探索并提出了制度化的建议,极大增强了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为融媒体时代下主流媒体更好发挥影响力奠定了基础。
李泓冰认为,现在媒体的内容供给和人民群众的期待仍有差距。不是所有的深度报道都要做监督,但每篇深度报道都要努力触动老百姓的内心。
从玉华认为,深度报道需要高原,而不是高峰。只有各家媒体共同发力,才能把海拔提高。同时通过深度报道的积累,培养更多深度报道记者。
庄胜春表示,2年前《相对论》经历过一次转型,从原来的高端和热点访谈变为蹲点纪实,从痛点出发看百姓生活。这次转型考虑了社会需求和媒体内容供给之间的结合点。但当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流量焦虑,每天都在接受流量的审视。但坚持下来同事们发现,坚持做有价值的内容,慢慢也会获得受众青睐,而且还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
9月13日,在上海报业集团澎湃新闻主办的“拥抱系统性变革”2024外滩新媒体年会上,新闻业界嘉宾们围绕“融媒时代深度报道的路径与实践”话题展开了圆桌对话。
澳洲5号官方直播融媒体时代,深度报道正处在一个全新的媒体变局之中。以AIGC为代表的技术浪潮奔涌而来,多元的传播主体兴起,舆论生态和格局都在发生系统性的变化。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特聘教授、人民日报社上海分社原副社长李泓冰,《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负责人、副主编从玉华,新京报深度报道部副主编王瑞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相对论》制片人、记者庄胜春参与了讨论。圆桌由澎湃新闻副总编辑黄芳担任嘉宾主持。
在信息洪流中,深度报道以其独特的洞察力和分析深度著称。但在媒体环境不断变革的当前,深度报道的价值一度受到质疑。那么,今天的深度报道价值在哪里?面临的挑战又是什么?
“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可能我们的记者千辛万苦突破到或者自以为拿到的独家报道、增量,自媒体东一句西一句就发出去了,对记者的定力有一定考验。”王瑞锋指出,融媒体时代给深度报道带来的冲击集中体现在重大热点突发事件的题材上。
“越是泥沙俱下的时刻,那颗皇冠上的明珠越是闪耀。”讨论最后,本场圆桌论坛的嘉宾主持黄芳表示,虽然做深度报道面临非常多的挑战,但至少新闻界还存在着小小的共同体,大家笃信深度报道在今天仍然有不可被替代的价值。那些复杂的真相、深层的情感也需要被更多地挖掘和展现。希望同业者也需要同舟共济,把深度报道的生态做得更蓬勃一些。
信息化时代,海量的信息让我们和他人之间隔着一道很深的鸿沟,很多深层体验却没有办法实现。而深度报道就像一座桥梁,通过展现这个世界的很多面,让受众见识和理解那些与我们不同的那一面。展望未来,深度报道还有哪些新的可能?
“我们一直在报道中坚守自己对于新闻的追求。”从玉华表示,例如几天前《冰点周刊》发表的《洪灾后的小镇重建:脆弱的,坚韧的》一文中,有很多感动人心的细节,这些细节并不是靠AI、数据甚至镜头发现的,而是由记者在现场捕捉到的。尽管这篇报道的流量不尽如人意,但是在场的记者付出了最真挚的情感,这是融媒体时代也从不曾改变的坚守。
经济承压的背景下,成本较高的深度报道也会面临较高的压力。与10年前、20年前相比,今天的主流媒体是否还能持续输出主流影响力,已经成为当下新闻传媒界热议的话题。
王瑞锋表示,与2011年《新京报》的调查栏目创办之时相比,今天的传播和报道形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往发布的报道主要都是图文形式,先在报纸上发表,再上传网站,等着各大互联网平台的转载。
“融媒体时代,媒体与受众之间感情链接较弱,我们希望能强化这样的链接。”庄胜春表示,出镜记者进入介入式采访,首先要不断接近事实真相,其次要带着某种社会关切,不断去寻求解决方案;最后要永远记住把镜头对准老百姓。
🙂(撰稿:密山)深证ETF净值上涨0.09%
11-07光凯迅🤣
银行2025年校招“启幕” 管培生成重要岗位
11-05巨川🤤
规避流动性风险 多家银行收紧“零钱组合”业务
11-06江腾维🤥
惠及1.5亿人口的最新房贷支持政策,能提振后市信心吗?
11-07扬弘讯🤧
齐建功拟任建信理财董事长
11-07跃龙🤨
易方达新经济混合净值下跌0.33%
11-07万全🤩
部分银行下调美元存款利率
11-05校服🤪
规模驱动难以为继 银行业须主动求变寻找新增长点
11-05鞋尚梦乡w
二季度个人不良贷款批转规模环比上涨5倍 金融调解机制成不良处置新方向
11-06益浩扬m
银行业8月被罚超2.5亿元
11-05凯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