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出,高考不仅承担测试功能,也具有对教学的导引意义。基础教育以课程标准为纲,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呼应和细化,因此,北京卷立足课标,注意与教材形成或隐或显的呼应。
gb001官网北京教育考试院专家认为,2024年高考语文(北京卷)在稳定试卷结构、考查内容、试题类型的前提下,进一步体现对素养立意的育人目标、育人成果的思考,继续突出北京卷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学科育人与时代需求相互呼应的特色,实现稳中求进,守正出新。
将所习得知识、经验、方法等融会贯通,迁移运用到阅读和写作等语文实践活动中,是语文素养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试题考查的重点。
例如,古诗阅读考查了对内容、体裁、修辞、风格、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方面的理解和赏析;语言基础运用第(2)题补写句子,要求注意上下文的语意连贯,与下句的结构一致,灵活运用修辞手法。微写作第(3)题要求以“月的独白”为题目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考生需要调动与“月”有关的积累,通过联想和想象,展示个性化的体验。
大作文第(2)题以“打开”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打开”一词的语义浅显,作为动词,后面可根据所补充的宾语的不同而引出丰富的话题。导语提示了三种情境:“个人成长需要打开视野,人际交往需要打开心扉,科技创新需要打开思路”,并以开放式结尾提示学生可以自由展开联想。三种提示的情境由小到大、由近及远,既包含学生个人成长经历,又延展到国家科技创新的前沿话题;既引导学生快速建立生活经验与作文题目的关联,又启发学生关注自身生活之外的更多的“打开”,展现自己不同的视角和对生活的不同体验,以及在记叙类文本的写作或创作上的才能。
同时,试题的情境多样、丰富,引导教学要注意不同情境的特点,充分、灵活地利用教材的学习任务,设计精读、泛读、速读、比较阅读、专题阅读、实用写作、规律或方法的梳理探究等多层次、多角度的语文实践活动。
试卷联系教材,不是把教材作为测试素材去使用,也不是考查知识或方法的死记硬背、简单复现,而是考查对不同文本情境的精准把握,通过在日常学习中的积累、积淀形成的温故知新的意识和能力。这既是北京卷“把课堂表现考出来”特色的体现,也是北京卷力求让教材成为培养语文素养重要载体的命题意图的体现。
专家指出,聚焦特定的文化现象,关注当代的文化生活,是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人才培养的要求。北京卷用贴近时代形势要求的话题和素材,体现语文学科正确的政治导向和价值取向。
大作文第(1)题以“历久弥新”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久”指时间之久,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事物未能承续、逐渐消失;而有些事物,经历岁月的淘洗、磨砺而焕发出新的活力,更加熠熠生辉。作文用导语提示题目的意思和写作的话题,列举了“古老的经典”和“杰出的思想”两个例子,以“常读常新”和“常用常新”相对应,“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亘古常新”则进一步引导考生不仅可以把文学、艺术、思想等作为话题,更可以把视野扩大到民族精神层面,关注中华民族的历史与现实的活力与更新,思考中华文明之所以生生不息、具有恒久生命力的内在原因,从“历久弥新”的意义、方法、价值等多个角度进行写作。考生基于教材“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等任务群的学习,联系已有经验,实现课内外迁移,在表达与思辨的融合中深入思考:什么样的“经典”“思想”和“精神”才能更显价值,这些“经典”“思想”和“精神”何以保持这样旺盛的生命力,那些未能传承的事物对今天的我们有何启示,等等。题目的历史内涵丰厚、时代气息鲜明,思考空间广阔。
在微写作中,创设考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境,突出对写作对象、目的和表述方式的关注。例如微写作第(2)题以“走进名人故乡”主题研学活动为依托,以驻留两日进行研学为目的,征询对目的地的建议。推荐名人故乡,陈述推荐理由,在开放的空间中,既考查考生学习视野和知识广度,也考查符合情境特点的构思和逻辑表述。
北京高考语文卷注重素材与教材的融通,引导教学要重视教材中经典作品在文化素养中的意义。如文言文取材于《墨子》,其人其文考生在初高中阶段都有所涉及;古诗阅读选用的四首诗中,“其五(大漠沙如雪)”是家喻户晓的名篇,也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作品。
试题考查对王熙凤、薛宝钗、贾母人物形象的理解。这三人都是《红楼梦》的重要人物,把握人物复杂的性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自然是整本书阅读的应有之义。教材中关于《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学习任务”中就有“体会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试题以原文的一个对话片段为引,要求结合原著其它情节来解说,由试题的“点”考查整本书的“面”,在能力上涉及理解、积累、分析,强调在真正读书基础上去解读人物特点,而不是对作品的简单整理和背诵。
两道作文题,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我们当前所倡导的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继承和再创造的总体精神。面对新时代新环境,辩证的守正创新、主动的求新求变,是保证文明的延续,不惧挑战开创新局的重要条件,是青年学子要持续思考的重要命题。通过切近时代和生活的写作任务来传播理念、深化认识,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自信的精神、健康的情感,是基础教育的育人目标,也是北京卷的一贯追求。
在文学类、科学类的阅读材料所构成的学科认知情境中,突出对学科本体问题的考查。例如,在文言文阅读中,词义是理解句意的关键,句意是把握文意的基础,5道试题重点考查词义、句意的辨析,对文章整体大意的理解,以及概括文章核心内容的能力。
今年,在情境的复杂和丰富性上继续创新,这主要体现在古诗阅读的材料组合上。试题选取唐代诗人李贺著名组诗《马诗二十三首》中的四首,形成了体裁、题材一致,但在具体内容、情感内涵和表现手法上各具特色的一组诗歌,与以往单篇作品相比更为丰富多样,测试方面突出整体阅读和比较阅读。
专家认为,建立知识体系和框架,摆脱碎片化认知,是知识化为能力、提升思维品质的重要条件。在北京高考语文卷中,以现当代文学阅读为例,课程标准提出要“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教材则据此以单元导语和学习任务的形式予以细化,如“学习从语言、形象、情感等不同角度欣赏作品”“感受作品的文辞之美”“欣赏作家富有个性的创作风格”等。“语言”“形象”“情感”,三者既各自独立又密不可分,语言构建作品整体形象,依据作品形象揣摩情感、获得审美体验。试卷第18题和19题,根据文本用朴素平实的语言抒发沉重深刻情思的特点,考查作品风格、关键词语涵义,考生不能贴标签式作答,也不能仅做信息的简单筛选,而是需要以作品语言为切入点,通过对行文结构的分析,词语蕴含的内在情感的发掘,来整体感知、理解和欣赏作品。命题体现出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呼应,体现出命题重视基础的守正态度与基于文本特征的灵活考查。
除作文之外,在测试素材的选择上,多文本阅读用通俗的语言启示考生辩证地看待气候与社会文明发展之间的关系,体现科学与人文的融通;文言文选取墨子批判世事命定的文章,体现当代对古人智慧的汲取,语言基础运用以《黄河大合唱》在抗战时期和当今社会的精神意义为素材,这些都与作文主题构成一定的呼应,从试卷整体的读写层面实现对考生的思想熏陶和价值引领作用。
这些试题体现出知识为基、能力为重、思维量大、综合性强的特点,即在考查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涉及到想象、联想等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分析等逻辑思维能力,对语言基本规律和逻辑的运用等。
试题还具有综合、灵活的特点,引导教学梳理教材单元导语中提炼出的学科核心知识,更要重视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的结构化,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思维灵活性。
北京卷考查素养立意,情境、任务、综合运用是关键词。试卷各板块重视创设多种情境,重视依据情境特点设计任务,突出对语文知识和方法的迁移运用、思维品质和审美能力的考查,体现综合、灵活考查考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命题思路。